top of page

用力抬起整個邊緣的能量-記陳香君老師


前言 陳香君(Elsa Hsiang-chun Chen)是一位致力於深刻的關懷社會,嚴謹律己包容他人的老師與學者,在2011年9月21日回到上帝懷中。她的研究領域包括當代藝術研究(英美、台灣及亞洲)、藝術與性別研究、後/殖民文化研究、跨國文化研究、創傷與記憶研究…等多面方向,論述的思辯可以說是異常的細緻綿密,她謹慎研究藝術創作與社會脈絡,看出藝術作品指認社會問題底層的遊戲規則,將結構性的根本問題浮現而上。她的社會關注與努力不懈的研究實踐,將一個處於邊緣地帶的議題用力的抬起,使之浮現於藝術界的顯眼之處,進而擴展讓邊緣的發聲位置產生得以流動的能量。筆者試以緩步的追尋,企圖捕捉老師在前端的思想片段,以移民、女性主義、展覽實踐與教學面向來談,但仍屬捕捉一角的片段擷取,整體論述與實踐詳細敬請參見老師畢生著作、展覽策畫。

# 1 身為亞洲人、以及國際定位不清的台灣人,處境曖昧與矛盾的認同情感,從澳洲到英國的留學與在美就職經驗,香君老師對全球化移動、國族認同、在生活中隱隱或露骨的碰到種族歧視等議題有深刻體認與感受,全球化競爭的不再只是軍事力量、經濟能力,文化變成新的鬥爭場域。陳香君老師攻讀碩士期間所居住的澳洲,其歷史的複雜性,經歷殖民統治、政府白化政策,交織的情感複雜性、種族優越意識隔離各流動的外來移民,與民族又混血又對立的情狀,某種程度跟台灣有可對照性。台灣的歷史進程中,有許多深刻卻被刻意隱埋的晦暗歷史,這些無法被談論的記憶殘存,逐漸形成為當代集體文化意識與潛意識的社會關係,而台灣這座島嶼,如其地理上的區位與亞熱帶般的性格,滋養了豐富多樣貌的政治經濟關係與多文化族群的相遇。或許在自身也曾處境於能共感的經驗中,香君老師在關注移民議題時是那麼的謹慎翼翼。 在面對藝術創作者與他者的交會,藝術要如何再現原本處於邊緣的議題之際,她非常注重「不去再成為消費者/ 加害者」的倫理狀態,不允許讓自己、藝術創作、或者讓觀眾變成二(三,或者更多) 度傷害/偷窺者/消費的人,或者僅是知識分子對勞工階級的幻見、勞工階級對知識份子的幻見。 香君老師的博士論文《紀念之外:二二八事件、創傷美學與性別差異對228的關注》在女性藝術史學者Griselda Pollock指導之下,從228事件在經歷政府半世紀的壓抑後,藝術與歷史交會如何凝視傷痛、或如何從美感中尋找創傷的歷史,到那些看不見的228傷痛之性別差異,她關心於如何讓傷口漸漸癒合的方法,她批判以政治考量忽略各族群的228記憶經驗。從《藝術檔案˙社會閱讀》系列寫作,書寫十位在相同議題軸線上的台灣藝術家,從228的個體/集體心理如何變成作品的表意實踐過程中,一絲一線地、拆解在其背後的社會結構。 從國族創傷228事件出發,擴及到世界各角曾發生的不幸與處置,在傳統陽性模式中,藝術對傷痛的反應經常是直接的再現,但事件可以被再現,創傷卻不能;傳統形式在不自覺中其實正造成某種對當事者的二度傷害。縱使現在我們仍然需要陽性模式幫助我們思考,但在其中被踐及的迫害、被掩蓋的傷更需要被看到、被討論。在課堂上香君老師曾說「身為一個女性主義者的責任就是要對他者負責」,必須試圖去了解對方所經驗的,從感同身受到對他者同理共感,不管是創作作品或行動都必須要思考如何面對他者。如何凝視傷口才不會加乘傷害、觀看與被觀看主體之間如何平等交遇、如何以身為人的情感處理創傷。 「當我們瞭解別人的苦難(別人的傷痛會改變我們),人與人間溫柔的對待,深切的跨主體的溝通,經由創傷交織的社會才能認同差異互相理解」。香君老師解構陽性中心的結構邏輯,小心翼翼的、溫柔呵護地、闡闡地包覆創傷。 # 2 在教學方面,香君老師在跨藝所任職期間所開設的課程,都專注於藝術與社會之交會,從「跨領域藝術導論」起始,完整梳理藝術歷史中跨領域藝術的脈絡,談跨藝性格、跨藝美學所在、藝術的跨界介入等,並在期中以劇場性身體創作[1]實踐跨領域中的大藝術。 再來是以各種批判性的作品閱讀方法「批判性影像閱讀」,從基本的圖像學、形式主義與風格、現代主義的影像閱讀開始,分析傳記與自傳與作品的關係,到馬克思主義、女性主義介入藝術,以及符號學的解構與後解構與精神分析,從批判性地反省傳統閱讀方式,從特定角度切入解析作品及其社會背景。 香君老師自身的研究專長「女性主義與當代藝術」,除了批判性閱讀課程的思考提點,再往前深探性別研究領域。從女性運動起源談論受壓迫的性別差異,以及了解英美女性藝術運動的歷史,延伸到「觀看視線」、「身體/情欲」的細緻討論,並觸及同志理論、性別與後殖民。 在當代藝術的研究方面,香君老師以台灣當代藝術、亞洲當代藝術為討論範圍,分別開設專題性的研究課程 :「台灣當代藝術專題研究」聚焦在台灣當代藝術與台灣再現、跨國視野、家/國與創作的糾結、人的流動、移民情境、創傷等複雜關係之討論;亞洲當代藝術從「是否有所謂的亞洲當代藝術?」發問開始延伸,以數個亞洲國為題,以地域角度談論他們的歷史情境與對應之藝術創作,最後形成一個較為踏實的亞洲當代藝術情狀。 並以寫作實踐進而做為對議題延伸之表徵,「藝術評論與評與寫作」課程以藝術批評的理論為基底,並以數個當代展覽作為學生層次漸進的寫作對象,每次上課以互相討論的方式,對彼此寫作做地毯式的閱讀與策略建議。 # 3 除了文字上的著作論述與在校的教學貢獻,香君老師女性主義式的思考介入藝術史,用「當下」實踐書寫台灣藝術史,企圖改善藝術環境中(並推及社會)的性別環境,以研究論述、藝術展覽實踐介入當代藝術。社會運動性質結合藝術的展覽,經常會讓人感到其對美學的掌握困難,香君老師則是抓穩她高度的平衡,漂亮編著藝術性美學與社會價值。 從2003年《網指之間:生活在科技年代》,2006年《燕子之城:移民、後/殖民記憶與新台灣色彩》,到2009年於高雄駁二特區《看(不)見的風景》,展覽實踐關注女性議題、人的生命流動,重視人性、重視複雜性以及空間,以藝術作品的集體展示交織來做出改變問題的引發點。 《網指之間》是女藝會與高雄市立美術館共同籌劃的第一屆台灣國際女性藝術節,以女性角度再度觀看科技藝術,帶出社會與文化的觀察,呈現女性藝術家對於性別、藝術與科技經驗交會下的人類主體變化的看法。作品並不侷限於科技媒材,別於冰冷科技,是一場感性的藝術觀看。其間並舉辦國際研討會[2],研討會論文請參照高美館出版之論文集。 《燕子之城》以中山北路二、三段為論述場域,北邊的聖多福天主堂、西處光點、林森公園、馬路邊,以當代藝術的角度呈現現地的文化脈絡與情境,焦點從對移民的關注、隱含之情欲,呈現全球化經濟變遷的生命流動與生存狀態,嘗試以藝術作品提供社會文化的討論文本。 《看(不)見的風景》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展出,成員為高師大跨藝所師生、數位南部藝術創作者,以鹽埕地方、東南亞新移民女性、藝術介入、自然環境關切為子題,拉出一個社會景深的當代風景。 以上述三件策展作品為例,高師跨藝所研究生周得豪初步歸納香君老師所跨越的四種界域層次: 第一種層次:跨越了主流藝術與社會議題的疆界。在主流當代藝術語境裡,強調藝術自主性與個人內在的精神性,具有相當悠長的歷史過程。以藝術史學家作為職志的陳香君老師,試圖打破主流藝壇的藩籬,讓不同社群的人夠看見彼此,並省思藝術與社會的文化想像。 第二種層次:跨越了文化疆界,進入弱勢與邊緣的關懷。台灣在80~90年代間經歷了解嚴與經濟起飛的世代,但是過於快速的成長,讓我們都忽略了多元族群的遷移與被殖民過程,而不同文化、歷史間的觀看,也讓大眾在不同主體間學會了尊重與認識。 第三種層次:跨越了創作形式的疆界。過往,在台灣的藝術教育體制下,一般大眾所認知的藝術形式,大多僅侷限在傳統的繪畫、雕塑、複合媒材、音樂、電影…等單向已劃分好的形式。而形式間的互為結合與實驗,是此兩次展演中,希望能夠不斷被嘗試與落實的價值之一。 第四種層次:跨越了性別的疆界。台灣的城市與鄉村在全球資本化的浪潮與遷移下,逐漸形成其特殊的性別結構問題,而不管在展覽策劃與論述書寫上,都可見到陳香君老師以其女性的身份,對女性、父權、雙性戀、同性戀、跨性別等議題的關注與反省。 # 4 最後,請容筆者書寫記憶中受香君老師最深的影響片段,一段她在課堂上講解旅法猶太裔藝術家與精神分析師愛婷爵 (Bracha Ettinger)的「母體界」 (the matrixial)論述[3]。她以親身經驗解說:「就像懷孕的時候,胎兒影響母親的味覺偏好,原先完全不碰的食物竟在寶寶的要求下改變喜好了。這是一種互為主體的感受。」

在這個互相認可、互相共享血液養份的過程中,不同於伊底帕斯陽性論述中談的因匱缺而拿取它者填補,母體概念不是因為匱乏,而是那種「我需要跟你在一起、我需要跟你一起成長」的存在經驗與欲望關聯。(節錄自〈Griselda Pollock創傷年代的美學見證與感同〉於高師大場次之演講內容)

在思索藝術與社群關係的跨領域藝術所中,我們得以用這種感受再重新省思藝術與他者互動之「互為主體」的本質意義,以及在其中所面對的道德倫理問題,是極其重要的必經思路。以陰性的思考做為方法,特別是如果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經歷過創傷的地方,藝術家敏銳的讀出傷痛,竭力避免旁觀事件的消費性,給予我們如何去面對「人」的理想模型。 在一個歷史上始終受外部政治影響,而處於流離狀態的台灣,它來來去去地裝納著各種族群與文化。到今天的種種差異在此相會,性別議題、移民狀態、階級社會,從水火不容的衝突到互相理解與包容過程,需要許多行動與時間的累積。在這樣的社會文本之間,香君老師的論述與策展實踐中的藝術創造了某種穿越縫隙、縫合裂縫的對話性空間,它的開放性與自由度,帶來一個變動性的公共論壇,讓我們從深邃的世界更靠近一點,讓真正平等的社會再滲透一些。不管從學術論述或者展覽實踐來看香君老師,對學生來說,她溫柔又固執堅毅,謹慎又懷抱詩意。筆者謹以此文捕捉冰山一角,她那豐富的智慧思考與人文關懷。 *** 香君老師出版計畫《跨「國」移動:當代藝術的想像、行動與連結》獲得國藝會出版補助且確定出版成書,博士論文出版計畫也在洽談中,我們獻上深深祝福,殷切期盼能讀到她的理念並化為力量。

[1] 由駐校藝術家卓明先生帶領的行動藝術創作實踐。(2009年秋季課程) [2] 「第一屆台灣國際女性藝術節:女性、藝術與科技研討會」適逢SARS 期間未如期舉辦,而後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出版論文集,2004年出版。 [3] 愛婷爵從人最原始的存在經驗,即母體經驗,想像這種差異共存且不排他的戶為主體經驗。做為不知名的小胚胎,和不知名的母親透過臍帶共享生命又互相傾聽、互相轉化,以及反之亦然的經驗。愛婷爵從這出生前/產前的經驗重新想像人的主體建造過程,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。這種關係以及凝視方式,她稱之為母體界(the matrixial),母體式的凝視(the matrixial gaze)。而小胚胎與母體同時都是「我」(I)與對方的「非我(之我)」(non-I),之間有差異、有邊界(borderspace)、有凝視、有邊界連結(borderlinking),有共同出現與存在(co-emergence)。 …..(本段擷取香君老師於今藝術212期2010年5月號發表的文章

發表於 GIOIA No.1 (Dec 2011)
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
訂閱:Never miss an update

bottom of page